兩年疫情的轟炸下,台灣生醫產業的優劣已被徹底攤在了陽光下。當談及醫療服務,台灣的公衛、防疫、治療都沒話說,在病毒的強攻下,台灣疫情上半場,守得十分漂亮。

但另一方面,當疫情逐漸邁入「共存戰」,藥物、疫苗、甚至快篩,卻必須時刻仰人鼻息,若無法在國際市場搶貨成功,就可能面臨病毒迅速攻城掠地的危機之中。如今,到了疫情終局之戰,台灣生醫產業是否在疫情之中,悟出自身的潛力與機會,並逐步邁向創新之路?

2022年,《遠見》「台灣生醫創新願景趨勢高峰論壇」的第一場交流座談,就以「台灣生醫產業創新與機會」為題,由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擔綱主持,並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前校長閻雲、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公共事務暨溝通委員會共同主委張博勝進行對談。

李鍾熙:有服務、沒產業,台灣不算是醫療大國!

「新冠疫情每個人看到的角度都不同,但重點是,我們得到了甚麼樣的反思?」論壇一開始,李鍾熙便指出,要化疫情危機為轉機,必須洞察疫情下的產業脈絡,並從中取得警惕。

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賴永祥攝

圖/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賴永祥攝

他分享,在疫情中,台灣生醫產業至少取得兩項警訊:

警訊一,是台灣在醫療端有著服務大、產業小的問題。他指出,兩年來台灣有著良好的防疫成果,這受益於台灣第一線醫療機構與醫生的投入,能夠快速給予確診者治療與諮詢。

但另一方面,台灣從疫苗、藥物到醫材,幾乎全數仰賴進口,不見屬於台灣國產的生醫公司,有辦法挺身而出。

「只有服務而沒有產業,台灣不算是醫療大國。」李鍾熙總結。

警訊二,是台灣醫療法規過度嚴格。疫情下,當遠距醫療成為全球主流,台灣《醫師法》《藥師法》卻仍限制重重。

在藥物上,要求藥師親自給付;在醫療諮詢上,還要求在非特定條件下,必須由醫師親自問診,這都大大阻擋了遠距醫療的推行。他直言,不是醫療機構不願意努力,而是法規鬆綁速度實在太慢。

閻雲:生醫產業缺人才!承包、技轉、管理、語言都需加強

談及疫情下的創新願景,閻雲坦言,必須要同時談及生醫產業的優劣勢、產業環境塑造和產業的國際接軌,三者缺一不可。

他以疫苗為例,一支疫苗能夠成功在短時間內,完成研發、臨床、製作、行銷,背後代表的就是整個產業鏈的環環相扣。 

但回到國內,台灣在整個產業鏈的人才上,其實仍有多個斷層。

台北醫學大學前校長閻雲。賴永祥攝

圖/台北醫學大學前校長閻雲。賴永祥攝

「我們有很多研究量能,但,那都是學者,」他表示,台灣一來缺乏懂承包(contract)的人,所以沒辦法把案子帶進來;二來,是缺乏懂技術轉移的人,所以沒辦法將國外技術落地;三來,是台灣對好案子的執行面不擅長,沒有辦法將一個計畫落實到細節處。

除此之外,台灣生醫人才也對國際法規理解薄弱。

「我們對國外語言拿捏困難,在法律中,往往是yes中有但書,no中有商機,」他強調,台灣生醫產業市場小,要發展就必須好好面向國際市場。

不過,閻雲也強調。台灣在自動化領域有著非常強的優勢。他指出,疫情下全球的工廠都正快速轉向自動化,而台灣在資通訊產業上的優勢,正巧能夠切入這塊市場。

「儀器要朝向縮小化、多樣化、自動化走,」閻雲表示,若生醫產業能夠與資通訊產業結合,勢必能快速將醫藥產品的成本壓低,獲得巨大的利基。

涂醒哲:衛福部不是管理者,應是品管單位而已 

談及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困境,涂醒哲分享,自己常問科技業:「願不願意投入藥物產業?」但就他觀察,科技業大多只願意做投資風險較低的醫材,而非藥物,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對生醫產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太弱了」。

如何增加風險承擔能力?涂醒哲表示,最直觀的方法有二,第一是分散投資風險;第二是想辦法增加成功率。事實上,現在生技中心內,就有許多的審題人才,會協助生醫新題材共同成長,降低投資失敗率。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賴永祥攝

圖/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賴永祥攝

但除此之外,涂醒哲也強調,健保署應該跳出來,主動擔任生技產業的投資領頭羊。

「只需1~2%健保費投到台灣的生醫產業,就能多增加80億~160億元的研發挹注,」涂醒哲說。

至於要投注哪些項目?涂醒哲則建議,可以由各醫學會一同提案,再從提案中票選,最後就結果一同努力、群起攻之,讓台灣可以擁有自己的生醫國家代表隊。 

最後,涂醒哲呼籲,衛福部應該改變心態。

「衛福部不是產業管理者,而應該只是品管單位,要逐步從管理轉為服務,最後變為攜手成長,以『國家即公司』的視角出發,台灣生醫業才有機會。」

張博勝:台灣醫療應從「成本控制」,邁向「價值創新」

身為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的主委,張博勝開宗明義就向政府喊話,應該正視台灣在數位醫療的優勢,並強化落實到大眾生活之中。

他建議,若從尚未被滿足的公衛需求作切入,急病早期診斷、個人化醫療、慢性病,將會是三大應立即加強的議題。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公共事務暨溝通委員會共同主委張博勝。賴永祥攝

圖/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公共事務暨溝通委員會共同主委張博勝。賴永祥攝

「希望政府可以將醫療生技視為創造經濟的產業,而非只是社會福利之一,」張博勝也認為,政府應從心態上,根本改變對於醫療產業的理解。

他再以數據說話。若從各國投入在醫療上占GDP的比例來做比較,日本11%、韓國8.1%、捷克9.1%、斯洛伐克7.6%,但台灣,每一年投入在醫療上的GDP占比僅有6.2%。

若從醫療保健占比的成長率來看,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在過去20年成長2%以上,台灣卻只有1.2%。

若從平均餘命的觀點來看,台灣1996~2020年的平均餘命從75歲進步到81歲。但,日本從80歲成長到86歲、韓國從76歲成長到82歲、新加坡76歲成長到86歲,這三個國家在醫療層次上的成長,顯然都更勝台灣。 

張博勝呼籲,中央不應該在繼續以「成本控制」的思惟,來對待台灣的醫療產業,而是改由「價值創新」思維,透過訂出目標、加大投資,台灣才有可能與國際接軌。

 

文 / 蔣濬浩    攝影 / 賴永祥、張智傑